觀點爭鳴

[觀點]置身下跌,更需思考

2005年10月14日01:00   來源:西本資訊
摘要:

 

    2005年10月12日,節(jié)后第五天。滬上建筑鋼材市場現(xiàn)狀完全可以用“混亂”兩個字來形容:市場更低的價格,用戶更濃的觀望情緒;商家更強烈的反彈期待……別怪市場各方越來越迷茫,因為就在這短短幾天,從前的笑談成為現(xiàn)狀,擔憂變成了事實。身處下跌之中,人心惶惶,人心思變,能做的是什么?筆者以為,除了思考,還是思考。

    思考一,相關消息面有沒有利好?宏觀面基本無多大變化,僅以鋼材進出口數(shù)值為例:據海關統(tǒng)計,1-9月份我國累計進口鋼材2000萬噸,同比下降16.4%;出口鋼材1580萬噸,同比增長83%。其中9月份進口鋼材250萬噸,環(huán)比增加34萬噸,增長15.8%;出口鋼材135.8萬噸,環(huán)比增加2萬噸。與1-8月份的統(tǒng)計資料相比較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鋼材凈進口量依然在逐月增加,從8月份的306萬噸擴大到9月份的420萬噸;出口量依然徘徊不前,環(huán)比只有不到1.5%的增幅。確實不樂觀。但有消息說,國家統(tǒng)計局將推遲到20號后再發(fā)布9月份全國鋼材產量相關數(shù)據,如果鋼協(xié)也推遲發(fā)布的話,拋開“十一”放假因素,是否意味著有關部門對當前慘不忍睹的鋼市在給予一絲保護?(料想9月份的產量是不會低的。)而本月是與國外鐵礦石巨頭談判明年進口礦石價格的關鍵月,這是一場事關國家利益的博弈,若在國內鋼材價格大跌的氛圍下取得了勝利,接下來會不會有利好期待?

    思考二,鋼廠價格下跌有沒有一個底線?據西本新干線統(tǒng)計,10月1日至12日,各建筑鋼生產廠出臺30余次調價信息,基本都是下調出廠價格。除去“十一”長假,調價仍然比較頻繁。各種跡象表明,鋼廠正在自食盲目生產的惡果。如:一些廠家在給經銷商更優(yōu)惠的政策;節(jié)后,某鋼廠連續(xù)三天以每天20元/噸的幅度下調建筑鋼出廠價。與此同時,雖然冶金原料價格也一直呈現(xiàn)降價的趨勢,但鋼廠價格下跌幅度顯然更大。因此,廠家三番五次降價可能是為消化廠區(qū)庫存,回籠資金;而下跌終歸會有限度,實在撐不住了,減產是唯一選擇。

    思考三,其它鋼材品種走勢如何?平心而論,這次下跌最慘的是中厚板和熱卷板。以唐鋼5.5*1500*C熱卷為例,上海市場12日報價2900元/噸,不但創(chuàng)造了年內新低,甚至已經跌至2002年度水平。而相同廠家3*1250*C規(guī)格熱卷依然報價3620元/噸,中厚板也有類似情況。這就有些不正常了。接下來,這些品種的走勢更值得密切關注。

    思考四,是否有商家自身原因?供需矛盾應該是此番下跌最主要的起因,但在短短幾天內,如此大幅度的下挫卻攙雜著更多的恐慌性因素。正如節(jié)前所謂的封盤停售一樣,總有人選擇錯誤的時機做不合時宜的事情,以飲鴆止渴的方式逃避現(xiàn)實。一句話:市場還需要規(guī)范。
    ……

    在弱市振蕩期中,每天的度過都是痛苦的,確實很難靜下心來思考。既然市場調整已經成為事實,不妨先冷靜下來,因為著急也沒用。[文]希瑪拉亞峰

    新干線編者注:本文為作者授權新干線獨家刊登之作品,媒體及網站轉載的前提,獲得新干線及作者本人書面授權,并注明出處為西本新干線(www.96369.net)。欲轉載者請致電:021-55398176聯(lián)系。本文觀點純屬作者個人意見,與本網站立場無關,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非常感謝廣大網友對新干線的支持。

免責聲明:西本資訊網站刊登本圖文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,旨在為滿足廣大用戶的信息需求而采集提供,并非廣告服務性信息。頁面所載圖文不代表本網站之觀點或意見,僅供用戶參考和借鑒,不構成投資建議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刪除。投資者據此操作,風險自擔。

法律提示:本內容系sanxingjia.cn編輯、整理,轉載需經授權,若需授權必須與西本資訊與作者本人取得聯(lián)系并獲得書面認可,并注明來源。如果私自轉載,西本資訊保留一切追訴的權力,直至追究私自轉載者的法律責任。